学位点简介

作者: 时间:2019-01-18 点击数:


学校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地理学,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工程硕士。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涉及3个硕士点的11个方向6个二级学院,分别是一级学科地理学3个方向: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教育硕士5个方向: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地理),工程硕士的电子与通信工程3个方向:智能信息处理与优化、智能电子信息系统、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下面按6个二级学院的方式介绍20193个硕士点招收研究生的情况。


城市与旅游学院


一、学院简介

城市与旅游学院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博导1人,硕导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南省海外名师1人,国家留学归国人员8人,湖南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20余人。拥有“地理科学”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资源环境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和“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资源数字化开发与管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省级教学和科研团队。现开设有地理科学、旅游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5个本科专业,并设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硕士点,与湖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49名。拥有“传统村镇文化数字化与创意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衡阳分中心、地理学湖南省院士工作站、“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湖南省首批高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地理学”湖南省应用特色学科、“人居环境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环境教育研究中心”湖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10余个省级及以上学科平台,主要聚焦于湖南省城乡发展、文化创意利用及人居环境建设研究,为区域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等国家与地方战略需求服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 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主持获得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8项(一等奖3项)。

二、研究方向介绍(地理学学科点)

该学科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等三个二级学科方向齐全,其中,人文地理学是省高校“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以人文地理学为龙头的多学科融合发展特色鲜明,形成了文化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优势学科方向和“传统聚落保护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资源环境脆弱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地理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数字化”等优势领域,创立了“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体系,形成了“传统聚落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研究特色。

1.人文地理学

围绕古村古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传统聚落文化景观特征、特色小镇规划、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创立“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理论及其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应用,形成了文化地理学优势方向。

2.自然地理学

围绕区域可持续发展,从区域性资源、生态与灾害等方向入手,探索南方丘陵区水土资源系统脆弱性理论与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实践,形成了综合自然地理学优势方向。

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围绕传统聚落数字化保护,挖掘传统聚落文化遗产特征,构建文化景观基因图谱,开展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形成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在传统聚落数字化应用研究特色。

三、研究方向介绍[学科教学(地理)]

本方向依托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十二五”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精品课程等一系列本科质量与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具有扎实的教师教育办学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现有硕士生导师5名,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导资格与经历,外聘高级职称行业教师3人。近5年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形成了密切服务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对接性与实践性强的学科研究优势。





教育科学学院


一、学院简介

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155月,前身为2003年创建的教育科学系。现设有教育学系、心理学系两个教学机构,有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学、教育学(科学教育方向)四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00多人;教育硕士学位授予点现设有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三个专业学位领域(方向)。

本院现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正高级7人,副高级8人;博士8人,硕士37人;留学归国教师4人;双师型教师1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学能手1人。

本院的教育学学科为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和校级优势特色学科,现拥有三个校级研究机构和一个实验中心。教育硕士学位点拥有图书70余万册、中外期刊近6万册、电子图书资料36万余册;现有录播教室5间、微格教室16间、多媒体教室200多间,可供教育硕士使用的案例讨论室7个,建有省级教师教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化教师学习资源和学习港、VR技术应用平台,教师教育实验设备总值近1亿元。建设期内学校确保学位点经费投入不低于3000万。

近五年,教育硕士学位授予点获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168项,科研经费达3944.93万元,发表论文3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8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近20项。

二、研究方向介绍

1.教育管理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管理技能,尊重与关爱学生,具有从事教育管理研究与实践能力的教育管理工作者。9名专任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外聘名校校长和教育行政领导9人。本方向依托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教育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乡村教育研究中心、湖南省教育科学中小学教师培养研究基地。近5年承担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4项,省级课题35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教育科研奖5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2篇,出版专著7部,与省市教科院、地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名校有深度合作,实践资源丰富,胜任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教育经济学、教育组织行为学、教育政策与法规、学校管理、管理技能训练。

2.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与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心理健康、尊重与关爱学生,具有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本方向依托省级应用特色学科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应用心理学试点项目。5名专任教师均为博士,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博士后3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4人,外聘优秀行业教师6人。近5年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30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4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育科研奖、教学成果奖3项,连续6年承担“国培计划”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项目,与3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中学建立联合培养基地。

主要课程:教育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心理测量与评估、变态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方法与技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文学院


一、学院简介

文学院历史悠久,溯源于石鼓书院、船山书院,曾熙、马宗霍等先贤在此率先垂范。有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戏剧影视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四个专业,在校生近1200人。有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文学经典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有数字化教学模拟实验室、语文教育与教学数字化实验室、非线性采编实验室、戏剧影视演播室等。

文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47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0人,博士21人;有省121人才工程、省文艺人才扶持工程、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等6人。有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国古代文学”,省“十三五”“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船山学研究基地”等。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近70项,在《文学评论》《中国语文》等期刊发表论文400篇,出版专著30余部,教材10部,获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4项,省教学成果奖4项等。

文学院注重转型发展,与衡南县一中、湖南人民出版社、汉友通等知名中学、企业进行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积极开展“中华诵”等文化活动,赢得了教育部“特色展示项目”等殊荣。与韩国成钧馆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等异域学府交流,留学生教育成效显著。

二、研究方向介绍[学科教学(语文)]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教育事业、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研究能力的语文教师;掌握语文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了解语文教育现状;掌握一门外语及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

主干课程:基础课有政治理论、研究生英语、教育学原理等;必修课有语文课程与教材分析、语文学习理论与方法等;选修课有中国文学专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古代汉语专题、现代汉语专题等;语文教育实践课。

方向特色及成效:导师团队力量雄厚,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指导,聘任一线语文名师,实行双导师制;突出语文教师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及研究能力;通过说课、上课、微格教学、写作、学术沙龙、学术会议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与统计学院


一、学院简介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前身是数学系,创建于1958年。经过50多年来(尤其是自1999年专升本以后)的建设,数学与统计学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17人;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人,1人获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近五年,我院教师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EI收录80余篇。拥有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省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实验,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数学应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省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初中数学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本科专业,近年来教学成绩突出,获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已连续举办3届卓越班,获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项目;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师范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高等数学竞赛等成绩优良,共获国家级、省级奖励80余项;学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0%左右,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二、研究方向介绍[学科教学(数学)]

拥有省重点建设学科(运筹学与控制论)、省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初中数学)、省优秀实习基地(衡阳市第三中学)及省级数学应用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平台。主办国培计划7项,多次获省绩效考评第1名,为地区教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博士2人,在卓越教师培养、数学教学交互等方面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研究成果,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专著1部。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捷报频传,连续两年(2016年、2017年)获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学生实践能力强,在单位深受好评,如2013届学生王宇婷2016年获得湖南省中学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并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比赛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前身是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创建于1958年。本学院拥有一支德才兼备教师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正高职称7人,博士23人,7人具有海外留学1年的经历,有省121人才工程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杰青1人,湖湘青年英才1人。来自于合作企业和学校的兼职教师22人。

5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63项,企业项目26项,授权发明专利44(美国发明专利1)。教师发表了SCI/EI论文134篇,其中一区论文10篇,教学成果奖5项,教师教学竞赛或教书育人获奖20项,教学教改项目与教材建设15项。

学生在校获得国家级研究性学习项目2项、省级项目16项,发表科研论文24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获国家级、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大赛及学科竞赛等奖励78项。相关教学改革研究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一等奖1项)。

本学院现有多个创新创业和基础研究基地,“物理与电子信息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省级光电课程组优秀教学团队等,并有创新创业与校企合作基地19个。

二、 研究方向介绍(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检测技术及自动化)

主要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培养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数字信号处理、高等电路理论、计算机仿真技术、嵌入式系统、信息光电子学、光电信号处理、现代通信技术、量子电子学与量子通信等。

专业特色:围绕智能系统开发与应用,聚焦复杂信号检测、智能信息获取、处理与应用的方法与技术。

培养成效:近五年毕业生年均首次就业率在95%以上。主要在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行业、企业从事专业工作,适应了社会需求,就业学生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学院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0年招收本科生。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博导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人,在读博士6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海外名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共5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人数900余人。现有机器人、大数据、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物联网、图形图像、网络安全等10多个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927万元,实验用房42间,总面积2418.14平方米。拥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1个、“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6 项、省部级项目25项,横向联合项目13,自然科学产学研合作类项目4项,省级教改课题10项;共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6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90多篇,出版教材23部,专著2部。获得省级科研、教学成果奖6项。主要聚焦于大数据处理与智能优化、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及应用的研究,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计算机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研究方向介绍(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

嵌入式计算与信息安全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嵌入式计算及其安全保障,培养能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级研究型应用人才;并具备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有:嵌入式系统开发、密码工程学、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等。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20 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学科建设办公室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衡花路16号

联系电话:0734-3456100      联系邮箱:xkjsb@hynu.edu.cn

Baidu
map